简体中文
简体中文 English
  1. 手机版
  2. |

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

网站首页 > 中国经济分析 > 《中国实体经济走向末日》

中国实体经济走向末日(七)

2015-10-19 16:52:39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阅读

第一章/第一节  泡泡社会(节选一)

王尚一 生于0715

 

 

私营实体是与人们的生活最为贴近的经济模式。实体雇佣社会中最多的个人,做最繁杂、最具体的事,生产具体的产品和服务,锱铢必较的赚,精打细算的花,小心翼翼的投资和发展。

 

基于实体的内在特点,实体业主需要了解社会中的具体需求,从细小产品和服务做起,找到认真钻研、踏实工作的员工,经过精心的统筹规划,实现最低成本和服务供应。要达到这样的目标,不仅需要实体业主的个人特质,还需要整个社会文化的支持。只有社会文化具有踏实、诚信、敬业、节俭等特点,才能够支持实体的生存和发展,而实体的发展壮大,也反过来支持和强化这样的社会文化和底蕴。

 

瑞士、德国、北欧、日本等国的经济主要靠中小私营企业(家族企业)支撑,这些企业在几十年、上百年甚至数百年里持续做同一件事,获得相应的收益。同时,整个社会文化也表现出相应的特质,与实体企业相互影响。而中国社会作为典型的泡泡社会,与这些特点完全相反,对实体起的是绝对的摧毁作用。

 

泡泡社会是指外在价格膨胀化和内在价值空心化的社会。在经济机制上,泡泡社会源于超量信用货币发行和舆论引导,推动资产价格快速膨胀(资产泡泡)和消费欲望膨胀(相互攀比和形象面子工程),形成整个社会追求赚大钱、赚快钱的经济模式(大跃进和泡沫经济)。

 

体制全力开动印钞机,发行超量的信用货币推动资产泡沫和消费泡沫。信用货币指的是几乎无成本的货币,例如纸币和银行账户中的电子数字。信用货币发行后,并不是平均发给每个人,而是主要发给体制相关的单位和个人这个特定群体。这个群体以极低的代价获得货币后主要从事两方面活动:1.资产收购,在资产内在价值不变(实际财富不变)的情况下,快速推高相应领域的资产价格—资产价格膨胀,也就是资产泡沫;2.奢侈消费,钱来的容易,花着不心疼。免费货币造成一夜暴富者井喷,暴发户们奢侈消费和炫耀性消费形成消费繁荣,不过这种繁荣必将不可持续,可看作消费泡沫。

 

资产和消费泡沫摧毁了中国的社会文化。最初以货币跟进资产投资的人,随着资产价格膨胀的规模逐步扩大,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,即因价格膨胀获得显著的资产账面收益,也就是资产增值。随着资产价格持续膨胀,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资产投资中,指望不劳而获。

 

资产价格膨胀还为洗钱提供掩护,实现特别利益输送,例如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的君子兰炒作,20世纪之后的房地产炒作,以及2010年后的所谓古玩和艺术品炒作。

 

随着印钞规模持续扩大和资产价格膨胀加剧,民众逐渐发现,最靠近印钞机的体制单位能获得最多的免费货币,也更容易获得正在价格膨胀中的资产。普通民众积极争取加入体制单位,希望获得低价货币和资产的一份子,比如中国出现愈演愈烈的公务员考试热。

 

在消费方面,暴发户奢侈消费时,社会媒体从羡慕妒忌的角度变相鼓吹奢侈消费。奢侈消费被媒体放大后成为对整个社会的压力,民众在舆论压力下纷纷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。当民众都想不劳而获和过度消费,社会表面一片繁荣,不论炒股、炒房、成功学与传销,都是社会表面繁荣的代表。但是与此同时,社会潜力被耗尽,社会文化被摧毁。  

 

实体经济,顾名思义是需要实实在在做事,有效利用资产的内在价值,以劳动创造价值,追求稳定收益。泡泡社会则追求不劳而获,也就是寄生虫模式,寄生虫必须寄居于宿主通过榨取宿主的营养才能生存。泡泡社会寄居于实体经济,通过印钞和资产泡沫,抽取实体经济的价值而生存。随着泡泡社会的扩张,需要消耗的资源规模急剧扩大,在不同层面瓦解实体经济的基础,最终压垮实体经济。

 

泡泡社会主要用以下几种方式压榨实体:1.通货膨胀加剧和资产价格暴涨。温和通胀在短期对实体经济具有推动作用,过度印钞则形成的严重通货膨胀,进而形成高通胀的泡泡社会,严重削弱实体的生存实力。资产价格暴涨,会在特定方面显著提高实体经济成本,降低实体收益,削弱和挤垮实体。

 

2.激发快速致富的心理,刺激盲目投资行为。泡泡社会中的人认为老实做事赚不到钱,只有投资才能迅速发家致富。人们都具有投资冲动,希望通过投资成为富人。其中,一部分人直接购买固定资产,通过特定的资产升值致富;另一部分人则投资实体,希望通过跟风投资赚钱的行业快速致富。投资实体行为的后果是,加剧既有实体之间的竞争,所有人都难以获利。例如2010年经济恶化后,无数人租房开小商店和饭店,大量行业的重复投资引发价格战,不仅加剧周边店铺的亏损,自身也支撑不了多久。

 

3.制造消费泡沫。市场中的某种产品消费很旺盛,诱惑各类竞争者加入,但这些消费只是表面感觉,实际上是一个空壳。各种消费一窝蜂涌上,迅速成为热点,然后又迅速消失。消费空洞和快速销售,令盲目参与的实体损失惨重。

 

4.对实体经济抽血。在泡泡社会的文化氛围里,越来越多实体将资金抽出投入到特定资产投资、投机中。一些企业表面上继续运行,实际上只是将实体作为道具和借贷平台,把到手的贷款投资到资产上,期望轻易实现资产价格膨胀带来的收益。

 

很多人都说中国房价泡沫过大应该挤泡沫,我则将中国房地产定义为气球(在《2010年经济分析》中,我对中国房地产的内在机理做过系统论证)。泡沫的概念来自于啤酒,只有真实啤酒为基础才有啤酒上的泡沫,中国房地产是气球,纯粹用价格吹起来的表皮光鲜内在空洞的气球,这个气球靠价格维持,如果价格暴跌,房子就像漏气的气球沦为建筑垃圾。 

 

同样道理,当社会中到处都是“我”们在高谈阔论身边的富人,我亲戚、我同学、我朋友、我邻居、我同事(客户、供应商等),整个社会就成为一个泡泡社会,像房地产吹气球。房地产气球还有房子做填充,“我”们对富人的想象和关注则像肥皂泡一样随吹随破,一方面“我”们羡慕周围的富人,但其实“我”们压根不知道这些富人到底是真富还是充门面;另一方面,“我”们幻想成为那样的富人,最后整个社会都陷入泡泡中。

 

 

 

2024 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 
  •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,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,媒体转载请站内联系,否则追究法律责任。